自体免疫肝炎并C肝 早发现早治疗
在南台湾的台南,一位温馨的78岁老阿嬷,平日里总是笑容满面,乐观开朗。在她的中年时期,一场悄然来临的健康危机一直伴随着她C型肝炎。不久前的一次家族聚会中,她突然感到身体发热和疲惫,这引起了家人的警觉。经过紧急送往医院检查,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她罹患了罕见的“自体免疫肝炎C型肝炎重叠症候群”。
这一病例令人关注,因为这种病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而且至今没有固定的治疗标准。医师们对此高度警惕,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并呼吁对于此类病患的用药评估需更为精细。
自体免疫肝炎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当我们的自体免疫系统产生特殊的抗体,攻击自身的肝细胞时,就会出现这种慢性肝脏发炎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大约在百万分之5到20之间。而对于已经患有C型肝炎的患者来说,这种自体免疫肝炎的出现则被称为“自体免疫肝炎C型肝炎重叠症候群”。
在临床医学上,C型肝炎患者可能合并发生自体免疫肝炎,导致肝指数突然增加和肝功能恶化加速。传统治疗C型肝炎的干扰素可能会加剧自体免疫肝炎的病情。正确诊断自体免疫肝炎,并及早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病人的预后(预后指的是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后续发展)至关重要。
蔡弘文医师对此有着深入的见解。他指出,自体免疫肝炎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在15至30岁的年轻人群或55岁以上的年长人群中。约有三到四成的患者会合并有其他自体免疫疾病,如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格雷夫氏症等。他还强调,自体免疫肝炎的致病原因至今仍然不明确,一些病毒或药物可能会成为其诱因。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C型肝炎的患者来说,他们的体质或使用干扰素时也可能并发自体免疫肝炎。这种病症可能导致C型肝炎患者的肝指数活动性增加。
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治疗方法应有所区别。自体免疫肝炎主导型的病患应首选免疫抑制治疗,而非传统治疗C型肝炎的干扰素。因为干扰素会增强免疫反应,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自体免疫性肝炎恶化。相反,对于C型肝炎主导型的病患来说,可以选择干扰素治疗,但需要密切注意是否引发自体免疫性肝炎的爆发。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体免疫肝炎并C肝早发现早治疗》由网友『遥不可及』至本站。在此提醒读者,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自行研判并咨询专业医生意见。也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