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二甲苯对上班族孕妇的影响
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和二甲苯,是通过煤分馏和石油裂解过程得到的无色透明、芳香扑鼻的液体。这些物质具有极强的挥发性,且因其沸点的不同,工业上得以通过精馏分离。在实际操作中,因三者性质相近,完全分离并不容易,因此工业用的苯中常含有甲苯和二甲苯,而甲苯中也含有苯。
这些物质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存在,尤其在橡胶、油漆、制药、合成纤维、染料、农药和印刷等行业。由于甲苯的毒性较苯低,近年来逐渐被用来替代苯,作为橡胶、树脂的溶剂,以及油漆、等行业的原料。二甲苯的毒性更低,常被用作油漆和农药的溶剂,或是苯和甲苯的替代品。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部分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苯,约35%-60%未经转化即被呼出体外,其余的在体内转化为酚类,再与硫酸根及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尿液排出。约有15%-20%的苯会蓄积在体内的脂肪组织中,并逐渐转化为上述代谢产物排出。
苯及其同系物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慢性则主要影响造血系统。轻度中毒可能出现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伴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中毒可能引发昏迷、惊厥,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则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的变化。随着中毒的加深,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都可能减少,发展为全细胞贫血。更严重的是,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白血病。
甲苯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慢性中毒则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由于工业用甲苯常含有一定量的苯,因此也可能出现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变化。二甲苯的侵入途径与甲苯相同,其急性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自主神经机能失调。
关于苯及其同系物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资料尚不完全。有研究显示,接触这些物质的女工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对混苯(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的研究表明,它似乎对人胚胎发育有一定影响。尽管动物实验表明高浓度或大剂量染毒可能对生殖机能和胎儿发育有影响,但对于苯、甲苯或二甲苯单独作用的影响,报道仍然较少。
苯及其同系物具有潜在的严重健康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