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期待与药物并行
面对子宫肌瘤,有多种策略可供考虑。当肌瘤较小、无症状、无并发症及无变性时,我们可以选择期待疗法,即进行定期的临床及影象学随访观察。特别是在围绝经期,考虑到卵巢功能减退后肌瘤可能退缩或缩小,这种期待疗法更为适用。根据复查情况,再决定后续处理。通常情况下,绝经后肌瘤会自然退缩,因此无需手术处理。但如果患者年龄超过40岁,距离绝经还有几年时间,考虑到肌瘤有可能增大,也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领域也有不少新进展。其适应症广泛,包括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绝经前妇女、有手术指征但目前有禁忌症需要治疗后方可手术者、合并内科或外科疾病不能胜任手术或不愿手术者等。在选择药物治疗前,需要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恶性变,特别是对于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的患者。
药物治疗的原理在于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因此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最近应用的一种药物是暂时性抑制卵巢的药物丹那唑和棉酚。其他如雄激素、孕激素及维生素类药物也在使用之列。值得一提的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它能有效地缩小子宫平滑肌瘤。
在药物治疗方面,LHRH激动剂(LHRH-A)即GnRHa是一种新型抗妇科疾病药物。持续大量应用后,由于垂体细胞受体被激素占满,无法合成与释放FSH及LH。LHRH还具有垂体外作用,大剂量应用后促使卵巢上的LHRH受体增多,降低卵巢产生雌、孕激素能力。用药方法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植入或经鼻喷入。自月经第一天起,连续肌注特定剂量的LHRH-A三个月至四个月,肌瘤平均缩小40至80%,症状缓解,贫血得以纠正。血清E2水平下降与肌瘤缩小相一致。停药后不久肌瘤可能会重新长大,提示该药物的作用具有暂时性和可逆性。如用于围绝经期,可在有限时间内达到自然绝经的效果。
除了LHRH-A,丹那唑和棉酚也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丹那唑具有微弱的雄激素作用,通过抑制丘脑和垂体功能,使FSH和LH水平下降,从而抑制卵巢类固醇的产生。年轻患者停药后月经可恢复,但需重复应用药物以维持疗效。棉酚则是从棉籽中提取的化合物,对卵巢有特定作用,造成假绝经及子宫萎缩的效果。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如肾性排钾现象,需同时关注肝、肾功能及低钾情况。
在这些治疗方法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每种方法都有其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期待疗法和药物治疗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是关键。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理解这些治疗方法并积极参与决策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子宫肌瘤治疗策略的深入与多维度
一、维生素类应用与肌瘤治疗
维生素类药物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维生素A、B、C、E的综合治疗对于小型肌瘤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这类治疗方法的主要机制在于降低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使甾体激素代谢正常化,从而促使肌瘤缩小。这种治疗方法无副作用,且治愈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对于近绝经妇女,这种治疗方法甚至可以使她们进入绝经期而停止出血。
二、雄激素的使用及其效果
雄激素可以通过对抗雌激素、控制子宫出血以及延长月经周期来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等药物的应用均属于此类。尽管雄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肌瘤停止生长,甚至使部分患者的肌瘤退化、萎缩变小,但其应用也需谨慎。由于雄激素可能会导致水盐潴留,因此对于一些如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肾炎、浮肿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或忌用。由于有的学者认为肌瘤的发生可能与雄激素有关,因此在使用雄激素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三、孕激素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孕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雌激素的对抗剂,并能抑制其作用。部分学者使用孕激素来治疗伴有卵泡持续存在的子宫肌瘤。常用的孕激素如甲孕酮、妇宁片、妇康片等。这些孕激素可以通过周期治疗或持续治疗使肌瘤变性、软化。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孕激素可能会使瘤体增大和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因此不宜长期应用。
四、三苯氧胺及其他药物的应用
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甾体的抗雌激素药物,通过与胞浆中ER竞争性结合,影响卵巢的功能,对ER阳性效果较好。还有三烯高诺酮等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如潮热、恶心、出汗、月经延迟等。
五、肌瘤患者的出血及止血措施
在肌瘤患者的出血期,出血量较多时,可以使用子宫收缩药或口服、肌注止血药。如益母草流浸膏、催产素、等。当止血药收效不显时,诊断性刮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也有助于止血。对于贫血的患者,应予以纠正贫血,服用维生素、铁剂或输血。
六、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抉择
对于药物治疗失败、症状加剧或疑有恶性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决定手术治疗的也需要考虑子宫附件切除的年龄。尤其是随着妇科内分泌学的发展,卵巢的保留年龄应以50岁为界。对于50岁以内、尤其是未绝经的正常卵巢,应尽量保留,因为正常绝经后的卵巢仍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保留卵巢有助于稳定植物神经,调节代谢,有利于向老年期过渡。
子宫肌瘤的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与重要性:卵巢的靶器官,肌瘤治疗需慎重考虑。一般而言,子宫切除适用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情况。对于年龄较轻,特别是40岁以下的患者,通常推荐肌瘤切除术,即摘除子宫上的肌瘤而保留子宫。这种手术不仅仅是为无子女的妇女设计,即便已有子女,若肌瘤较大、症状严重或有癌变风险时,也应考虑此术。尽管肌瘤数量较多,甚至超过100个,只要条件允许,仍有挖除后成功生育的实例。
肌瘤切除术的具体操作需谨慎进行。术前应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前病变或癌变。术中要注意肌瘤是否有恶性变,如有可疑应立即进行快速切片检查。手术过程中,为了防止腹腔粘连,应尽量在前壁做切口,并尽量从单一切口多剜除肌瘤。对于粘膜下肌瘤,如已脱出宫颈口,可经阴道切除。术后需给予止血药和抗生素,未孕者应避孕1\~2年。日后妊娠时,应警惕子宫破裂及胎盘植入的风险。
当期待疗法和药物疗法无法改善病情,且需要手术时,若不符合肌瘤切除的条件,建议进行子宫切除术。此手术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或阴道上子宫切除,以经腹为主。对于特定的病例,如宫颈、阔韧带肌瘤等复杂病例,手术难度较高,需参考妇科手术学专著。
关于药物治疗无效且存在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情况,放疗可作为选择之一。放疗也有一定的禁忌症需要注意。例如,40岁以下患者一般避免使用放疗以避免过早绝经;对于粘膜下肌瘤、盆腔炎、盆腔急慢性炎症等特定情况也不宜使用放疗。对于肌瘤较大、有恶性变风险或同时存在的卵巢瘤等情况也不适用。
子宫切除和肌瘤切除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在做出决定前,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