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力架吃出玻璃
近期,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士力架产品爆发了一场重大的食品安全危机。原因是在部分产品中惊现玻璃碎片,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牙齿受损的情况。士力架的生产商玛氏集团日本公司迅速响应,启动了大规模的产品召回程序。
关于召回的具体细节,涉及到的士力架产品规模庞大,总数高达301万块。涉及的产品包括多种规格,从花生单个装、180g装到迷你装及白士力架等,其保质期至2023年1月8日和2月5日。召回范围涵盖了日本市场上批次的产品,保质期在10个月以内的均在此次召回之列。
这次事故的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已经有消费者在食用士力架时发现了长约7毫米的玻璃片,导致牙齿脱落或损伤。初步推测,问题产品均来自同一生产线,可能存在异物混入的风险。
这场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有日本媒体报道称,涉事产品可能产自中国北京的某代工厂,但玛氏日本官网尚未明确提及具体责任方。部分日本消费者因此质疑“中国制造”的质量,责任归属尚未有官方定论。
玛氏集团对此事件进行了公开道歉,并承诺加强质量管控。但尚未就生产链问题进一步说明。此次召回与2016年德国士力架塑料片事件类似,都是全球范围内的召回策略,旨在降低品牌声誉风险。
回顾历史,2016年玛氏集团曾因荷兰工厂生产的士力架混入塑料片而从55个国家召回产品,但未涉及中国和美国市场。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对跨国食品企业的品控标准及供应链管理的质疑。
对于日本消费者,我们建议暂停购买保质期至2023年2月前的士力架产品,并密切关注召回进展。已经购买相关批次产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官方渠道退货并咨询赔偿事宜。
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食品生产链中异物检测的漏洞,也反映了跨国品牌在危机公关与责任透明度上的不足。希望玛氏集团及其他跨国食品企业能够深刻反思,加强质量管控,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