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之名豆瓣评分跌了
《以家人之名》的豆瓣评分从开播时的8.6分跌至7.1分,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这一评分大幅下滑的现象,背后所折射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
剧情走向的争议无疑是其中一大原因。该剧初期以家庭亲情为核心,展现出浓厚的治愈氛围,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原本的亲情主线逐渐转向狗血恋爱剧情。如兄妹关系的伪骨科恋爱、闺蜜争抢同一男性的情节等,都让观众觉得过于俗套,甚至批评其“以家人之名行恋爱之实”。特别是剧中人物凌霄、贺子秋出国九年未归的设定,以及归国后的情感转变,都显得过于突兀,与之前的亲情铺垫断裂,让观众感到难以接受。
角色塑造与CP线的混乱也是观众不满的一大点。剧中女性角色被工具化,如齐明月被赋予“万人迷”属性,与多人都存在感情纠葛,这种设定偏离了现实逻辑。而“伪骨科”的设定,即兄妹变恋人,也引发了观众的争议,许多观众认为这种设定破坏了前期建立的纯粹亲情氛围。演员的表演与角色适配度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宋威龙的演技被指生硬,难以支撑凌霄的复杂人设。
编剧的风格与结构失衡也是导致评分下滑的重要原因。剧中存在支线拖沓、仓促收尾的问题,关键人物的成长线未完整展开。编剧的创作模式被指同质化,其曾执笔的作品《下一站是幸福》也因“高开低走”和复杂多角恋被诟病。这种套路化的剧情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除此之外,细节失真也是引发观众不满的一点。例如李尖尖与男友的分手理由被批评缺乏现实依据,这种不真实的情感表现削弱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以家人之名》的评分下滑反映了观众对家庭剧内核偏移和戏剧冲突牺牲逻辑的不满。其教训在于:过度依赖狗血套路会消耗前期积累的情感共鸣,而角色成长与剧情合理性才是口碑的关键。希望未来的影视作品能够吸取教训,更加注重剧情的合理性与角色的成长线,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