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厉是什么意思
“再接再厉”是源自古老的汉语成语,其拼音为zài jiē zài l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各个方面:
一、释义探源
“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都会磨利嘴喙,以保持战斗力。这是一种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比喻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强调持续奋斗的态度。
二、出处与结构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韩愈、孟郊的《斗鸡联句》。从结构上看,“接”字在这里指“接战”,即继续迎接挑战;“厉”字则通“砺”,意为“磨砺、奋勉”,代表持续努力。这两个词语的结合,构成了这个成语的精髓。
三、用法与示例展示
“再接再厉”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的场合,强调不因阶段性成果而松懈。例如,“我们在比赛中遭遇挫折,但队员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接再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成语还有一些近义词,如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等,都表达了类似的积极含义。反义词如知难而退、得过且过,则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
四、避免常见误区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写法。应为“再接再厉”,而非“再接再励”。“厉”在此处与“砺”通假,代表磨砺、奋勉的意思,不可替换为表示鼓励的“励”。
五、精神内涵解读
“再接再厉”这个成语蕴含着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斗志,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历史典故的生动意象,更承载了激励人们持续奋进的文化内涵。
“再接再厉”这个成语是一个充满力量和鼓励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继续努力。让我们铭记这个成语,带着它的精神内涵,勇往直前,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