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盛暑好开胃 -健康吃三原则
盛夏时节,一道竹笋料理,不仅带来清凉感,更是开胃的好选择。作为健康食材的佼佼者,竹笋以其丰富的纤维质和低热量的特点,成为了众多食客夏日餐桌上的常客。对于怕胖的朋友来说,竹笋更是成为他们减重路上的得力助手。
尽管竹笋有着诸多好处,但并非人人适宜。中医和西医都指出,肠胃不适的人群在食用时应适量。尤其对于体质寒凉的女性来说,过多食用竹笋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正在服用补益类中药的人群、容易筋骨酸痛、过敏体质、结石患者以及发育期的儿童等,也需避免过量食用竹笋。关于这些不适宜的原因,您可以阅读《竹笋低脂高纤,9种人要谨慎吃》一文,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师陈潮宗提醒我们,过量食用竹笋可能导致肌肤起皱纹和色斑。这是因为竹笋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素。我们可以通过多补充维生素C来防止酪氨酸酶的活性化,从而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台北长庚医院营养师林逸昕表示,每100克的竹笋含有高达2.5克的膳食纤维和仅25大卡的热量。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的佳品。对于慢性病人、糖尿病患者和高血脂患者来说,竹笋更是健康之选。从中医角度看,竹笋还具有清热化痰、利尿止渴、爽胃润肠、解毒透疹等功效。
对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的上班族来说,吃竹笋特别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通便、排脂解腻。在享受竹笋美味的我们也需要遵循一些健康的吃笋原则:少量食用,避免与生冷食物同时食用,以及先烫后烹调的步骤。
具体来说,建议每周只食用1~2次竹笋,每次不超过120克。在食用时,尽量避免与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等生冷食物同时摄入,以免对肠道造成双重刺激。为了去除部分草酸和涩味、软化粗纤维,烹调前可以先用沸水烫过,再在淡盐水中煮熟。
对于竹笋的采收和购买,也需尽快当餐食用。如果不能马上食用,可以将其泡在凉水、放入冰箱或用湿纸巾绑在底部以保持新鲜度。
在此,我们也为您推荐三道竹笋食谱。还有五种食物需要特别提醒,一定要煮熟后才能食用。例如冬笋被誉为满汉全席中的“小八珍”,而茭白笋则是去烦热的减肥圣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您在食用前自行研判。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