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急性穿孔的知识介绍
胃癌急性穿孔:深度解读与应对之道
在临床医学中,胃癌急性穿孔并非罕见现象。它占急性胃穿孔的15%,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尤其好发于45岁以上的年龄段。胃穿孔是胃部病变向深度发展的结果,当胃壁变薄或胃腔内压力突然增加时,就会向腹腔穿破。这时,具有化学性刺激的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导致剧烈腹痛,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癌,作为一种进行性疾病,其病变进展迅速,少数患者甚至以穿孔为首发症状。
对于良性溃疡恶变的病例,大多有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溃疡病史。胃癌急性穿孔与胃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鉴别诊断困难重重。对穿孔病人进行病史询问、体检及辅助检查时需格外仔细。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穿孔前病史短暂且溃疡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胃癌穿孔的可能。
如果穿孔前溃疡病史长达10年或更长,且近期症状加重、有规律性改变、内科治疗无效,则更应考虑是否为胃癌穿孔。若患者伴有大便潜血阳性、不明原因的贫血以及体重进行性减轻等症状,则应高度警惕胃癌穿孔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患者,及时行剖腹探查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年龄较大、体弱并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手术应尽量简单,如修补穿孔、吸除腹腔脓液,以缩短手术时间。在术中,如果出现腹腔内癌肿转移灶而其他脏器未发现原发病变、胃周围淋巴结有转移肿大等情况,应考虑胃癌穿孔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胃溃疡穿孔多见于幽门部,而胃癌穿孔则多发生于其他部位,且其直径大而不规则。对于突发性剧烈腹痛、典型腹膜炎体征及膈下游离气体的患者,均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对于有手术条件的患者,只要肿瘤能够切除,都应尽可能进行根治性切除。
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由于自愈能力差、动脉硬化等原因,在治疗方法上需要特别注意。在充分注意并存病治疗的对于全身状况能承受手术的患者,应争取进行胃大部切除。对老年人的急性穿孔,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年龄大、并存病多都不应成为手术的禁忌证。合理的术式选择、围术期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以及并存病的治疗、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营养代谢的支持等,都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