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易得癌 可使发病率增加2~3倍
美国、芬兰和瑞典的联合研究团队对一组数量庞大的样本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深入研究,观察了超过四千名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健康状况。研究的初衷始于了解社交活跃度与身体健康之间的潜在联系。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受访者都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但他们被划分为两个组别:“社会活动活跃”与“与社群疏离”。历经十二年的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与社群疏离”的男性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风险以及死亡率,是“社会活动活跃”组的两到三倍。对于女性来说,这一比例也高达一点五至两倍。更为严峻的是,与社会的疏离程度越深,患病的风险和死亡率也随之升高。
中华心身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何裕民教授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统计,三分之一的癌症源自于心理压力,而至少四成的癌症患者因心理因素而死亡。孤独、恐惧、绝望和极度悲伤等情绪状态被发现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例如,在对白血病患者的研究中,有九位病情明显变化的患者表现出孤独和绝望的情绪。缓解孤独成为心理治疗的重点。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归属感,这不仅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更是一种伴随的安全感。长期缺乏归属感的人容易陷入孤独状态,进而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和悲观态度。这种恶性循环会使不良情绪累积,为癌症的发生提供温床。李跃华教授也指出,从某种角度看,孤独的性格可以被称为“癌症性格”。孤独会导致失眠,削弱人体免疫力。
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摆脱孤独的情绪,专家们建议多参与社会活动是最好的途径。对于目前处于悲观状态的人来说,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与人交流、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是消减孤独感的有效方式。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至关重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在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陪同病人就诊、治疗,并在生活中给予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孤独带来的困境,拥抱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