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淋巴瘤真的那么可怕吗

癌症诊断 2025-07-21 17:16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热播,再次将淋巴瘤这一疾病带入公众视野。漫画家熊顿的这部作品,不仅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深受喜爱,更真实记录了自己与淋巴瘤斗争的历程。熊顿的离世,以及罗京、李开复等名人的经历,让人们对淋巴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惧。

在第五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的张军一主任医师。张医生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淋巴瘤的真相。

淋巴瘤,听起来似乎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很多人误以为淋巴瘤多为良性,张医生指出,这其实是对医学术语的一种误解。医学上,来源于非上皮组织的肿瘤被称为“瘤”,而淋巴瘤几乎都为恶性肿瘤,因此常被称为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因此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这一特性,使得淋巴瘤的诊断相对其他实体瘤更为复杂。张医生解释说,淋巴细胞的流动性为诊断带来了难度,一般描述淋巴瘤时更多地使用侵犯至某个部位的说法,而不是像其他癌症一样使用转移等术语。

淋巴瘤的分期也与一般实体瘤有所不同。它是根据侵犯淋巴结的范围来划分的,包括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每一期的特点都不同,但都反映了淋巴瘤的侵袭性和复杂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在上升,但中西方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在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5%,并未跻身中国十大肿瘤之列。美国的发病率要高出许多。

淋巴瘤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癌症,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体现在它的分类上。目前,淋巴瘤有80多种分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分类还在不断增加。

淋巴瘤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癌症。它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增强健康意识,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在这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让我们一起关注淋巴瘤,关注健康,为战胜淋巴瘤而努力。淋巴瘤的两个发病高峰与病毒感染有关

我们熟知的熊顿、罗京以及李开复,他们年轻的生命都曾与淋巴瘤交战。张军一主任指出,淋巴瘤在15-20岁的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呈现明显的双年龄高峰特征,另一个高峰则出现在5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癌症的发病率会逐渐高于淋巴瘤。

对于淋巴瘤的成因,张主任表示还在探索中。但多数观点认为,淋巴瘤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中,EB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后患淋巴瘤的几率也会增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卫生条件差、环境条件复杂可能容易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国外研究还显示,某些淋巴瘤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父亲如果患过淋巴瘤,儿子得淋巴瘤的几率可能会高出5-10倍。

说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我国淋巴瘤的30~50%左右。以熊顿和罗京为例,他们患的正是这种淋巴瘤。虽然这种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可达60%,但治疗仍有难度。有些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好,有些则差,其中可能包含基因突变的因素。罗京的治疗过程十分规范,但由于耐药等情况导致病情快速复发,最终无法挽回生命。

另一方面,李开复被诊断出的滤泡性淋巴瘤虽然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但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这种淋巴瘤的病程较长,中位生存时间可达10年以上。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策略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淋巴瘤作为一种相对预后较好的肿瘤,其治疗多数以治愈为目标。对于不同种类的淋巴瘤,预后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预防淋巴瘤的发生。尽管淋巴瘤的治疗仍有挑战,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它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深化。让我们期待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那些正在与淋巴瘤抗争的人们带来希望。张军一主任深度解析滤泡性淋巴瘤治疗与预防

尽管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不可完全治愈的病症,但张军一主任明确表示,通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可得到长期控制。治疗过程分为诱导缓解、巩固和维持三个阶段,随后进行定期复查。若病情复发,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整个治疗过程可能会持续十几年。

对于淋巴瘤的典型症状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张主任给出了详细的解析。多数恶性淋巴瘤在初期并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表浅淋巴结的肿大。小B细胞淋巴瘤等早期无明显症状的淋巴瘤,可能在就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甚至可能伴随或全身多处的淋巴侵犯。张主任建议,当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病情已发展到第二期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

在淋巴瘤的识别上,《滚蛋吧!肿瘤君》的原著作者熊顿的患病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发病前出现肩膀疼痛、咳嗽、脸肿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在张主任看来并不能确定为淋巴瘤的典型表现。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是表浅淋巴结肿大,这类肿大常表现为无痛、质地较硬、超过3公分且持续增大。部分淋巴瘤如T细胞淋巴瘤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烧、乏力、消瘦等症状。张主任建议公众在检查自身淋巴结时,应特别关注表浅淋巴结是否出现无痛性肿大。

谈及淋巴系统的维护,张主任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食用垃圾食品等,都可能影响淋巴系统的功能,增加患病风险。熊顿的发病经历也警示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影响。

张军一主任呼吁公众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当出现身体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淋巴瘤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淋巴瘤,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

指导专家:张军一,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三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淋巴瘤的治疗与预防有丰富经验,是中华慈善总会易瑞沙赠药项目的注册医师,在科内负责多项慈善赠药项目。一位杰出的医疗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国肿瘤临床组织CSCO委员与中国抗癌协会理事的他,在肿瘤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还是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及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的常委,一位在肿瘤学领域多重角色、多重责任的领军人物。

他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领域,更在于实践。他主编出版的患者科普读物《治肿瘤有新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了肿瘤防治的新知识,为抗击癌症的战役注入了力量。他还担任了《肿瘤生物治疗学》的副主编,致力于推动肿瘤治疗的研究与发展。

这位医疗专家的特长在于恶性淋巴瘤、肾癌、恶性黑色素瘤以及肺癌的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肿瘤综合治疗和分子病理诊断的理解深刻,同时注重肿瘤的预防工作。在淋巴瘤放免靶向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领域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作为医疗界的翘楚,他不仅在医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更是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了军队和省级科技成果的荣誉。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肿瘤治疗领域树立了标杆,更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文内容由原创,。如需内容合作或有其他事宜,请拨打联系电话:。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医疗专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更多贡献,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胰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