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理
肺癌的分布呈现出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的特点。中央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与肺叶支气管,而周围型肺癌则源于肺段支气管远侧,位于肺部周边。尽管绝大多数肺癌源自支气管粘膜上皮,但也有少数起源于肺泡上皮或支气管腺体。
随着癌肿的生长,它不仅会沿着支气管壁延伸扩展,还会侵入邻近的肺组织形成肿块,同时可能突入支气管内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若癌肿进一步发展,还可能通过直接蔓延侵入胸壁、纵隔、心脏、大血管等邻近器官组织。癌肿可通过淋巴道、血道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或通过呼吸道播散至其他肺叶。癌肿的生长速度与转移扩散途径受其生物学特性影响,如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
关于肺癌的组织学分类,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按癌细胞形态特征,肺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最为常见,约占50%。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男性,且有长期大量吸烟史。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生长较为缓慢。其形成过程中,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长期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和损伤,首先引发纤毛丧失和基底细胞鳞状化生。这种癌前期病变可持续多年,然后可能演变为原位癌,再进一步侵袭支气管壁其他组织。鳞癌的病程较长,较晚发生转移,通常首先经淋巴道转移,对放射及化学疗法敏感度不及未分化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具有特征性,如细胞大、多边形、胞浆多、核染色深等。
未分化小细胞癌:细胞形态类似燕麦穗粒,因此又称燕麦细胞癌。此类癌症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约占20%,发病年龄较轻,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小细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长迅速,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经血道广泛转移至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小细胞癌的预后较差。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及抗癌药物治疗的敏感度高。其细胞形态与小淋巴细胞相似,细胞核大、染色深,胞浆内可能有嗜银神经分泌颗粒。
腺癌: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因此多数腺癌位于肺部周边,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患者较为多见,发病年龄较小。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部分病例发生在肺纤维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癌症的演变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有些肺癌的生长虽然缓慢,却可能在早期就通过血道悄然转移,甚至在脑部转移症状显现后,才惊觉肺部原发癌肿的存在。
让我们深入探索腺癌的奇妙世界。一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腺癌,主要由腺体结构组成,宛如腺腔或分泌粘膜,有时呈现出乳头的形态。当腺癌的分化程度较低时,便失去了腺腔的结构,癌细胞密集聚集,形成片状或索状。这些腺癌细胞通常较大,胞浆丰富,内含分泌颗粒或粘液泡。在细胞的中心,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较大的细胞核,其表面布满了丰富的微绒毛。尽管腺癌具有这些特点,但它对放射治疗的敏感度却相对较低。
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是一种特殊的腺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它在所有肺癌中的发病率较低,约占3%,而且更多地出现在女性身上。这种癌肿通常位于肺野的周围部分,生长缓慢,分化程度良好。电镜观察揭示了它具有腺癌细胞特征,胞浆内存在嗜锇性板层小体。细支气管肺泡癌常常呈现为孤立或多个圆形结节,有时会累及胸膜,极少数情况会出现弥漫性浸润,影响一个肺段、肺叶或甚至双侧肺,类似于肺炎或粟粒性结核的表现。
让我们继续探索未分化大细胞癌的奥秘。这种类型的肺癌并不常见,大约半数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癌肿体积较大。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癌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排列不规则,呈片状或条索状。这种癌症的恶性度高,通过淋巴道或血道转移发生较早,预后较差。
支气管腺瘤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下粘液腺及腺管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仅占2%左右,但这一组肿瘤生长缓慢,肉眼观察边界清楚。它们常常侵蚀邻近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肺癌的扩散和转移】
肺癌的生长速度以及扩散和转移的情况,取决于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扩散途径:
(一)局部直接蔓延扩散:癌肿在支气管壁发生后,可能向支气管腔内生长,导致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它也可以向支气管外扩展,侵入肺组织并蔓延至邻近的器官组织。中央型肺癌可以蔓延至肺门、纵隔,压迫或侵犯淋巴、血管、神经以及纵隔的多种器官和组织。而周围型肺癌则常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和胸壁转移。巨大的癌肿还可能在中心部分形成癌性空洞。
(二)淋巴道转移:这是支气管肺癌常见的扩散途径。未分化小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常通过淋巴道转移。腺癌虽然更常通过血道转移,但也可能发生淋巴道转移。每一个肺癌的病例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文章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和了解之用。面对癌症问题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和指导。癌细胞侵袭之路:从肺淋巴到血道播散
癌症的扩散,是一场无声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癌细胞借助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道,率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它们悄悄占领了支气管旁淋巴结,然后依据肺癌的位置,进军至肺门、气管隆突下、纵隔以及气管旁淋巴结。这些淋巴结成为了癌细胞的首个堡垒,之后它们会进一步向锁骨上、前斜角肌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这一进程,如同隐形入侵者悄无声息地占领阵地。
在肺癌的侵袭中,纵隔气管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生在同侧,但也有例外。左侧肺癌的淋巴转移有时会跨越边界,出现在对侧,这就是所谓的交叉转移。一旦肺癌突破了胸壁和膈面胸膜,淋巴管道便会成为癌细胞的传播通道,让它们到达腋下、颈部甚至上腹部淋巴结。这些转移过程无声无息,却足以让人心生警惕。
除了淋巴转移途径外,血道转移也是肺癌晚期常见的扩散方式。未分化癌和腺癌更易通过血道转移。当癌细胞侵入肺静脉系统后,便会搭乘左心随体循环血流的“顺风车”,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肝脏、骨骼、肾上腺、肾脏和脑部等,都是癌细胞最喜欢的转移地点。血道转移如同癌细胞的一场马拉松赛跑,它们穿越血管,最终在其他器官安家落户。
在所有的转移途径中,气道播散是最特殊的一种。极少数肺癌病例中,脱落的癌细胞可经气管扩散,植入同侧或对侧的其他肺段或肺叶,形成新的癌灶。细支气管肺泡癌更常发生这种气道播散,就像是一种空中播种,将癌症的火种播撒到更多的地方。
每一次癌细胞的扩散,都是生命与疾病的一场较量。了解这些转移途径,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肺癌的恶性进展,也有助于为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我们需要提高警惕,积极应对,以期在这场较量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