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糖尿病当心是胰腺癌 胰腺癌如何早期诊断
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早期识别困难,手术风险高且预后不良,五年内生存率极低。我们必须明白,癌并非毫无预警,它的高发人群有着特定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揭开癌的神秘面纱。
想象一下,年过四十的你,出现了一系列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如若有若无的腹痛或原因不明的腰背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厌食和消瘦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癌的早期信号。突发糖尿病,尤其是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患者,尤其是无家族史、无肥胖却迅速出现胰岛素抵抗的人群,有高达四成的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症状。这些人群应特别警惕。
反复发作性炎、慢性炎也被认为是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人群合并癌的概率也高于正常人群。有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职业暴露于有害环境、长期高脂饮食和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癌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良性病变如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人群,特别是术后超过二十年的患者,其癌的发病率会显著升高。
对于癌的早期诊断,我们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B超检查是诊断癌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形态并发现早期病变。纤维胃镜超声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癌的诊断率。CT扫描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是目前诊断癌的主要方法。磁共振成像则对于判断癌尤其是小胰癌的局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更具优势。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癌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并检测出小胰管病变。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这些检查是非常必要的预防措施。(6)选择性血管造影(SAG):这是一种精细的诊断性检查,它的精准度在判断肿瘤是否存在血管侵犯时尤为重要。当肿瘤大小达到1cm时,这种检查方法就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在SAG的影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围动脉的形态。当动脉出现不规则的狭窄或闭塞时,不仅可以据此推测肿瘤的大小,更能够预测肿瘤手术的可能性和手术方式,帮助我们判断手术是否能够达到肿瘤切除的目的。尤其当存在动脉浸润的情况时,普通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能无法给出明确诊断,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则高达90%以上,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