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患者如何选择镇痛剂
在抗击癌症疼痛的漫长旅程中,药物治疗无疑是最常见的武器。对于患者来说,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定量服用镇痛剂能够有效缓解身体所承受的疼痛折磨,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当前,用于控制癌症疼痛的镇痛药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性质和功效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选择何种药物,必须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服用。
药物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有效性、快速性、风险较低以及成本合理。在制定个人治疗计划时,我们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在决定使用药物治疗疼痛症状或其他症状之前,首先要确定疼痛的具体原因,评估疼痛的强度和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应从最简单的剂量和无创治疗开始,并密切关注治疗效果。
关于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镇痛药;二是类镇痛药;三是辅助镇痛药、镇静药、营养神经药等。
对于轻度癌痛患者,疼痛可以忍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睡眠基本安稳。这类患者通常遵循第一阶梯治疗原则,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为主。这类药物作用于末梢,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它们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酶的生成,减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和释放,对于前列腺素含量高的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中度癌症疼痛则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睡眠受到干扰,食欲下降。这类患者在使用镇痛药时,需要遵循逐步过渡的原则。即在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辅以镇痛药,如或弱镇痛药,如可待因、右旋丙氧芬等。晚上可额外服用稳定情绪和助眠的药物。
而对于严重或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和饮食。一般镇痛药基本无效,其他镇痛药或弱镇痛药也无法发挥镇痛作用。面对这种疼痛,需要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定期使用强效镇痛药。
每个与疾病抗争的患者,在应对癌症疼痛时,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镇痛剂。药物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带来舒适感。药物的服用不能随意,过量或不足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在药物治疗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谨慎选择,遵循医嘱,让药物成为我们的盟友,而非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