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钙到底要怎么补?
每到春天,妈妈群体总会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热烈讨论那就是“补钙”!
对话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我想给宝宝炖点大骨汤来补钙!”、“春天是生长黄金期,得赶紧给宝宝补钙!”、“宝宝对牛奶乳清蛋白过敏,该给他吃点什么来补钙呢?”等等。关于大骨汤能否真正补钙,还需我们深入。
对于骨头汤能否补钙的疑问,让我们先观看一个视频来获取答案。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难以溶解在汤中。那些看起来浓白且富有营养的汤,其实主要是骨头在熬煮过程中,中的脂肪所呈现的颜色。骨头汤的含钙量极低,不宜大量食用。
那么,究竟该如何给宝宝补钙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钙?
在中国,儿童的钙摄入量普遍偏低。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幼儿园儿童的钙摄入量仅能接近推荐摄入量的50%。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呢?常见的检测方式包括抽血查血钙和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血钙检测并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钙。要判断一个孩子是否缺钙,还需结合孩子的钙摄入量、有无早期缺钙表现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二、引起孩子缺钙的原因
缺钙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来源不足、吸收率低、消耗增加。钙的来源简单说就是通过饮食摄入,如果摄入的钙量不够,就会导致来源不足。钙的吸收受到维生素D的影响,如果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就会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年龄、食物成分、血中钙磷浓度、肠道pH值等也会对钙的吸收产生影响。
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补钙?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补钙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中的钙已经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对钙的需求。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喝够一定量的配方奶,也能达到补充钙的标准。对于7-12个月的宝宝,保证足够的奶量,再加上合理添加辅食,缺钙的可能性就很小。1岁以上的宝宝,饮食应该更加多样化,各类食物都应该适当摄入,以保证足够的钙摄入。
四、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如何补钙?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补钙,例如选择低过敏的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等都是良好的钙来源。还可以通过医生推荐的其他方式来补钙。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宝宝补钙的一定不能忽视维生素D的重要性,因为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春天是宝宝生长发的重要时期,补钙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科学合理地给宝宝补钙。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当的营养补充,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钙,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每日适量补充钙质,是促进健康的关键。在每日保证饮用300至500毫升牛奶的基础上,搭配一些大豆制品和绿叶菜,缺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让我们一起一下含钙量较高的几种食物以及相关的知识。
绿叶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补钙的宝库。人们常常知道蔬菜对于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绿叶蔬菜的丰富钙源。例如,荠菜的含钙量高达294毫克,是牛奶的三倍;而苜蓿的含钙量更是高达713毫克。绿色蔬菜中的钙,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几乎全部都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谈及奶制品,我们知道它是所有食品中钙含量最高,且钙的吸收率也居前列。牛奶,作为钙的最佳来源,虽然其含钙量在某些蔬菜面前可能稍显逊色,但其吸收率极高。一小盒牛奶就能提供至少200毫克的钙,一天一杯牛奶加一杯酸奶,就能满足一半的钙需求。奶酪的营养成分是浓缩的,其蛋白质、钙、脂类等都比同等重量的牛奶更丰富。
除了奶制品和绿叶蔬菜,坚果也是钙的优质来源。适量食用坚果,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坚果的咀嚼能力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以确保安全食用。
海鲜类如鱼类和贝类也是钙的良好来源。随着宝宝的成长,逐渐添加肉类辅食时,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海鲜产品。一定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和宝宝的适应情况,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补钙的也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过量摄入盐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盐中的钠与钙在吸收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为了宝宝的健康,要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多使用醋、胡椒等调味品,以丰富食物的味道。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补钙的方式需要特别注意。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避免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奶粉。对于一岁以上的宝宝,如果仍对奶制品过敏,可以选择牛奶替代品,如强化了钙的豆奶。也可以通过食用一些低草酸的绿叶蔬菜、豆腐等食物来获取钙。
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维生素D属于激素类营养素,虽然本身没有直接的营养作用,但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在补钙的一定不要忽略维生素D的补充。
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儿童、青少年需要补充,成年和老年时期也同样重要。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适量补充钙质,为骨骼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过量补钙可能会带来一些危害,因此补钙要适度,要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补充。在关于补“钙”的问题上,有一句话说得好:“过犹不及”。任何事物,不论其原本有多么有益,一旦超出必要的界限,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对于补钙这件事,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宝宝来说,过度补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过量摄入钙质可能导致宝宝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更糟糕的是,过多的钙会在体内各个部位产生不良影响。想象一下,当钙堆积在心脏瓣膜上,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未来患心脏病的隐患;当钙沉积在血管壁时,可能会加重血管硬化的风险。
眼内房水中的钙浓度过高,会沉淀成晶体蛋白,从而导致白内障失明。堆积在周围的钙,也会影响到视力。长期过度补钙还可能引发高尿钙症,症状轻微的可能只是腰痛,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肉眼血尿。如果持续这种状态数年,泌尿道结石的可能就随之而来。还有,过多的钙可能导致前卤门过早闭合,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骨骼也可能提前钙化,骨骼线闭合过早,影响长骨发育,甚至抑制长高。
除此之外,肠道中过多的钙会阻碍铁、锌等二价离子的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从而导致厌食、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如果过量补钙的同时还摄取了大量维生素D,那么肝、肾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影响,后果严重。极少数情况下,过量补钙的宝宝甚至可能出现“鬼脸综合征”,表现为大嘴、上唇突出等特征。
那么,关于春天补钙能否帮助孩子长高的问题,事实上,孩子的身高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其中,父母的身高起到约70%-80%的作用。而生长环境则起到约30%的作用。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补钙来期望孩子长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均衡营养、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对待补钙问题,我们必须谨慎。过度补钙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给孩子补钙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确保补钙量在孩子可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