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胖体质:吃什么都补肚子该咋办
重塑体态:告别“将军肚”、“游泳圈”,针对内脏肥胖的科学对策
常常有人调侃“吃哪儿补哪儿”毫无科学依据,因为摄入的食物最终都是填满我们的肚子。但为什么有的人即便体重达标,仍能看出明显的“小肚子”呢?对于亚洲人来说,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居民,肥胖的特点更倾向于腹型肥胖,也就是内脏肥胖。
一、腹型肥胖在亚洲人中的普遍性
在肥胖的世界里,存在着苹果形身材和梨形身材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在全身皮下组织分布脂肪,后者则集中在腹部皮下及内脏组织器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的肥胖特点更偏向于内脏肥胖。那些被戏称为“将军肚”的男士和腰部显现“游泳圈”的女士,很可能就是内脏肥胖的体现。这种肥胖形式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内脏肥胖的成因与生活方式
内脏肥胖的成因虽与种族基因及代谢特点有关,但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饮酒、零食不断等,会导致摄入的热量无法消耗而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缺乏运动或长时间坐卧,会使热量消耗减少,加重体内脂肪堆积。这些因素都会加重代谢负担,最终引发健康问题。
三、消除内脏肥胖的策略
消除内脏肥胖的方法与减肥的基本原则一致少吃和多动。
在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食用油腻食品,控制每天烹饪用油不超过25克。减少主食摄入,每餐七八分饱即可。要少吃零食,特别是高热量的零食如核桃、巧克力等。酒精本身也属于高热量食物,饮酒时若再摄入其他食物,很容易使热量超标。要适度饮酒或避免饮酒。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更有利于消除内脏肥胖。
在运动方面,要增加日常活动量,促进体内多余热量的消耗。建议保证每天身体活动量达到6000步,并逐渐增加至1万步。尽量减少或躺卧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以中等强度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天的运动。
想要告别“将军肚”和“游泳圈”,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这是消除内脏肥胖、维护健康的关键所在。
健康新闻
- 易胖体质:吃什么都补肚子该咋办
- 指甲美容的危害,你还在忽视吗?
- 早餐面包牛奶不ok 5大常见早餐营养缺陷【组图】
- 广州已进入流感高发期
- 有听力障碍,恐增失智风险!医师:每天听古典音乐、补充锌与镁防
- 张飞的女儿叫什么(张飞女儿,关羽女儿,马超
- 整眼睛大概要多少钱(做近视手术大概要多少钱)
- 夏日护肤 干果除斑汤
- 任嘉伦的女朋友是谁(任嘉伦为什么会选择娶聂
- 注意!情感虐待的13种迹象!你被虐待了吗
- 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百姓关注)
- 紫薯比红薯更能抗癌吗-紫薯与红薯营养PK
- 金宇彬与申敏儿:恋爱关系背后的故事
- 莲花楼什么时候上映
- 北京食药监局督查学生饮食餐具集中消毒
- 坐月子期间能减肥吗?产后2月是最佳减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