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精准治疗助力提高生存获益多维创新
推动乳腺癌诊疗创新,重塑患者美丽人生专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江泽飞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江泽飞受邀参加人民健康系列节目,就当前我国乳腺癌临床诊疗技术、药物研发和可及等话题进行深入。他强调,精准治疗的核心在于“同病异治”,并结合患者需求综合选择治疗方式,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外。
江泽飞提到,当前中国在乳腺癌防治方面面临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挑战。尽管随着早诊早筛工作的推进和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乳腺癌治愈率正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手查和超声检测操作者经验不足,以及大众对乳腺癌认知和重视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对症下药”,影响了乳腺癌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江泽飞认为,乳腺癌治疗已经迈入“综合治疗时代”。在精准治疗方面,他强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不盲目叠加治疗,也不仅仅依赖手术。提倡“同病异治”的理念,使更多患者尤其是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有机会向带瘤生存的慢病化转变。
江泽飞强调多学科诊疗(MDT)的重要性,并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将MDT常态化。他认为,在门诊接诊患者时,医生就应考虑开展MDT,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患者应归属的科室范畴。他也强调医生应在理念上充分理解女性在乳房手术后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在药品可及性方面,江泽飞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药物创新和生产力度。随着医保政策的落地和药品研发制度的完善,新药的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他认为应合理降低进口药品价格,科学进行医保定价,激发医药行业的创新兴趣。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的主要撰写者和推动者,他介绍该指南旨在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在指南推荐中,也充分考虑了医保和疗效等多方面因素。
江泽飞的访谈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乳腺癌诊疗的深入见解。他强调精准治疗、多学科诊疗、药品可及性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他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我们未来的乳腺癌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