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

运动健康 2025-04-15 20:09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汉语中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成语。它描述了一种主观愿望强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美好的计划或想法无法实现的情况。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各个方面。

一、基本释义

这个成语的核心含义是,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意愿和计划,但由于能力、资源或其他客观限制,无法将其付诸实践。近义词如“有心无力”、“力不从心”、“爱莫能助”,都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反义词“得心应手”、“行有余力”、“余勇可贾”,则表达了事情进行得很顺利,能力绰绰有余的意境。

二、出处与演变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里仁》,原文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能力不足的遗憾。在文学作品中,如清代《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茅盾《子夜》等,都使用这个成语来刻画人物在现实困境中的无奈和无力感。

三、用法与例句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个复句式成语,常作为主语或分句出现。它多用于委婉的表达拒绝或自我解嘲。比如,当个人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某项任务,或经济条件制约无法做出更多贡献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四、相关辨析

这个成语与“爱莫能助”有所不同,“爱莫能助”更侧重于对他人困境的同情,但无法施以援手。而与“鞭长莫及”相比,后者更多指的是因距离或权限导致的力不能及,并不涉及主观愿望。

五、其他信息

这个成语的英文翻译可以是“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直译体现了身心矛盾的意境。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被广泛使用,充满了情感和哲理反思。它也常常出现在谜语中,比如以“我字当头干劲差”为谜面,谜底即该成语。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成语,以其凝练的表达方式,描述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冲突,让我们在面临困境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能力和处境,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上一篇:四部门发文制止天价月饼等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