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妇为何一定要坐月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高度重视坐月子这一传统。历经千年,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之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月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智慧。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的妈妈们受到了西式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坐月子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难道因为我们看到西方女性不坐月子,我们就能够忽视这一传统吗?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女性必须重视坐月子,这是因为我们的体质与西方女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文明源于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医学理念都与我们截然不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以鱼肉为主,容易导致湿热内蕴,他们的肌肤腠理和东方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西方人的体毛较重,毛孔较大,这样有助于他们通过毛孔的开泄功能排出湿气。
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饮食清淡,体质收敛的力度大于宣发的力度。我们的体毛较轻,皮肤紧密细腻,毛孔很小,骨节也特别细密。产后,随着骨盆的打开,产妇的全身筋骨腠理处于开放松弛的状态,这时风寒容易入侵,如果月子期间不加以注意,寒邪会被闭锁在体内,留下严重的后患。
身体虚弱的产妇,月子结束后可能会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数女性在年老时,会感觉到全身疼痛,尤其是骨节疼痛;甚至有的人会疼痛一生。这种病症在中医上被称为“产后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月子病。
中医有一句话,“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这意味着如果在坐月子期间得了病,最好是在下次坐月子时进行治疗。因为只有在下次坐月子时,人全身的骨节才能自然松开,趁此机会,可以施以药石,将寒邪赶出,治好疾患。
西方人的骨节粗疏,他们有更充足的机会驱除寒气,因此他们不太怕寒邪。这种体质使他们没有形成坐月子的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坐月子就没有问题。事实上,西方女性老年后患关节性疾病的人很多。
人工流产后也要“坐月子”。小产对身体的影响甚至比大产还要大。因为大产是自然过程,而小产是生扭,类似于对身体的摧残,身心俱损。小产之后更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也要像产后一样“坐月子”,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调理。
坐月子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身体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一传统,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坐月子的必要性,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