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药不如囤“好身体”
北方城市重症高峰来临之际,专家解读重症征兆与应对之策
随着北方一些城市逐渐度过感染高峰,正面临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的挑战。此刻,无论是已康复的“阳过”,还是尚未感染的民众,心中都充满了对重症的担忧。忧虑之下,各种疑问层出不穷。究竟何为重症的前兆?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处于康复中还是面临重症风险?针对这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为我们一一解读。
张伯礼明确指出,面对重症高峰,掌握转向重症的指征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以下五个症状之一,应高度警惕: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伴随气喘、呼吸频率异常增高、消化系统出现严重问题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精神状态的明显变化等。尤其需要警惕老年人可能出现的静默性缺氧状况。若家中备有血氧仪,应时刻监测指氧饱和度,若出现持续低于93%的情况,应立即就医。若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恶化,也是转向重症的标志。
近期,疫情发展比预想更为迅速,规模更大。张伯礼表示,虽然重症比例不高,但在感染人数庞大的情况下,重症患者的绝对值并不低。目前各地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如增加发热门诊、扩容ICU病房、调配重症医护力量等。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经验,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和中医药在救治中的参与度。
对于重症救治,张伯礼强调三点:早发现、早研判、早治疗是关键,这可以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为抢救争取时间;要重视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同时更要重视基础病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至关重要。
面对市场上的“特效药”热,张伯礼指出并不存在真正的特效药或神药。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所谓的“小分子特效药”也只是在感染后的特定窗口期内有效,且与其他常用药存在联合使用的风险。真正的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的免疫力。与其盲目囤药,不如注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这场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健康的重要性。面对重症高峰的挑战,我们需要理智应对,既要关注疫情的发展,也要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共度难关,共同迎接春暖花开之时。要想顺利度过感染过程,调整好身体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持最佳状态。
休息是恢复身体健康的关键。在感染期间,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以充分恢复免疫力和体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疲劳和压力,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养分。
适量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水是身体正常运转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感染期间。多喝水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缓解口渴和干燥的感觉。
饮食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感染期间,我们应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感染。
除了以上措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非常重要。在感染期间,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可能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适当的锻炼和补充营养素也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要想顺利度过感染过程,我们需要注重休息、适量饮水、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感染,保持身体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行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