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还是“小学生”?专家:数据安全“作业”要补上

生活百科 2025-04-18 14:46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追踪和健康码的应用,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晓娟(化名)向我们透露,县城第一个确诊病例的所有信息被全县曝光,接到陌生电话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疫情期间,扫码、刷脸、信息录入等成为了日常操作。大数据追踪和人脸识别技术在防控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信息的强制收集和泄露情况也时有耳闻。张鑫(化名)表示,青岛胶州中心医院的就诊名单信息曾泄露至微信群,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强调,医院是防控任务最艰巨的单位之一,确保医院内的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

面对网上预约挂号需要输入大量个人信息的情况,许多市民如郑燕一样心存疑虑。他们担心个人信息在应用程序中泄露或被不当使用。他们宁愿选择直接前往医院挂号,以避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此,专家刘琦提醒公众,人脸识别数据等生物特征数据是最为敏感的核心数据,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存在风险。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并要求应用平台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已正式发布。这一规范对个人信息收集、储存、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赋予个人信息主体多项权力。全国人大已着手进行数据安全立法,以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原则,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在疫情期间,大数据应用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全国紧急数据采集录入,建立了疫情大数据的分析模型。网络应用先行导致信息采集的安全措施未能及时同步跟进,出现了一些医疗数据泄露的案例。刘琦回忆称,美国第二大药店的官方APP也存在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确保个人信息得到充分保护。公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谨慎对待个人信息的授权和使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