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坚持动态清零不放松
全球新冠疫情依然肆虐,本土聚集性疫情频繁爆发,我国疫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为疫情防控指明方向。
坚持“动态清零”,是中国为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表现,是中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实际行动。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有力量、有能力坚持这一总方针。
那么,“动态清零”究竟是什么呢?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在于快速和精准,即发现一起疫情就迅速扑灭一起,不追求绝对零感染,但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这一策略,正是在两年多抗疫经验的基础上,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
回望抗疫历程,中国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更小成本在更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面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挑战,中国迅速扑灭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展现出强大的防控能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以及“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各项防控措施做得更快、更准、更细,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疫情。
为什么中国要坚持“动态清零”呢?实践证明,这一策略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理念共同决定。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消极处置方式,导致感染和病亡人数居高不下。与此相比,中国的特殊人口国情决定了积极应对疫情、实现“动态清零”的必要性。如果不及时从严防控,庞大的人群规模将使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可能形成规模性反弹。
中国的抗疫历程充分表明,我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婴儿到老人,不遗漏任何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冠病毒的危害依然严重,绝不能将其视为“大号流感”。面对新一轮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坚持“动态清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团结抗疫贡献力量。我们的行动表明,疫情防控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全球的合唱。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疫情挑战。面对疫情蔓延的挑战,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导致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仍然高于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期间。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任何地方的松懈麻痹心态都是对生命的漠视,若忽视防控,医疗体系将面临巨大压力。“动态清零”仍是当前基于中国疫情形势的明智选择。
我们是否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答案是肯定的。经过两年多的抗疫实践,中国始终坚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不断提升防控水平,已具备实现“动态清零”的能力。
核酸检测是落实这一原则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已经能够在超大规模城市内,实现24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方舱医院的建设也在推动“早隔离、早治疗”的实现,为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治疗提供了有效场所。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82家,床位总计11.55万张。
为了实现精准防控,中国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高低,将社区防控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社区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核酸筛查、防控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网的基础。
中国实现“动态清零”的底气何在?这得益于中国的果断决策、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与病毒殊死较量后不断提升的防疫本领以及每一名为抗疫作出贡献的人民。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的挑战,中国不断提升防疫本领,采取更快速有效、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全国人民的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这为“动态清零”提供了群众基础。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实现“动态清零”的重要力量。他们积极接种疫苗、配合防控安排、参与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共同遏制病毒的反扑。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果断决策、强大组织力、不断提升的防疫本领以及人民的团结支持,为实现“动态清零”提供了坚实的底气。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中国在行动
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努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精准施策,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展现了强大的国家实力与治理能力。
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的双重挑战下,中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成绩单。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37万亿斤。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在疫情防控方面展现了强大的执行力。2022年3月疫情发生后,深圳严格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落实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推进“两统筹”,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中国加快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速度,科学组织区域核酸和抗原检测,推动感染者应收尽收、密接人员应隔尽隔。只有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才能尽快实现“动态清零”,逐步迈向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疫情形势越是严峻,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通过更加有效的措施,积小胜为大胜,我们终将取得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中国的决心与行动,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