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疗常见4大问题及处理方法
食管之殇:破解食管癌放疗的疑难杂症
在人体上消化道,食管癌像一把无形的剑,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恶性程度不容小觑,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05%,位居癌症死亡榜单的第四位。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放疗成为众多患者的救命稻草。高达80%的患者,在其抗癌征途中,都需要接受放疗的洗礼。但放疗带来的种种副作用,如同隐形怪兽,时刻困扰着患者及其医生。那么,如何化解这些难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解放军八一医院肿瘤放疗科的孙向东主任,为我们解读如何应对食管癌放疗的疑难杂症。
让我们聚焦一个常见问题:放射性肺损伤的处理策略。孙主任指出,处理这一问题,首先要依据RTOG标准进行肺损伤分级。接着,通过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和血气分析、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来全面评估病情。针对出现的症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汉防己甲素等抗肺纤维化药物也在临床应用。但更为重要的是预防,预防总比治疗来得更为重要。
接下来,关于是否所有食管癌患者都适合放疗的问题,孙主任解答,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也存在一些禁忌情况,如存在食管瘘、纵膈炎或纵膈脓肿、食管大出血等。这些情况需要谨慎评估,确保放疗的安全性。
那么,哪些病理分期的食管癌对放疗反应较好呢?孙主任表示,一般而言,食管癌分期越早,放射治疗的效果越理想。通常给予的根治剂量为60GY左右,根据指南推荐,患者需同步接受放化疗。对于因体质差等原因不能耐受同步化疗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榄香烯等中药制剂,它们具有放疗增敏的作用。
孙主任详细解答了食道癌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症状。放疗可能引起全身反应,如倦怠、食欲减退、白细胞下降等。有的患者在放疗后3个月出现局部远期反应。对于严重反应的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等相应治疗来缓解困扰。
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放疗引起的副作用,为食管癌患者铺就一条更为平稳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