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病人放疗影响鼻部感染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鼻咽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鼻咽部感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对于正在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来说,这一过程更为复杂且危险。本文将深入探讨鼻咽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揭示其背后的机理和影响。
一、黏膜受损
放疗过程中的放射线会对鼻咽腔和鼻咽部黏膜造成损伤,特别是全鼻腔受到照射的患者。随着剂量达到60gy以上,内耳和位于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会受到严重损害。这不仅破坏了黏膜屏障,而且使咽鼓管的通畅功能受损,增加了中耳乳突积液的风险。黏膜受损为感染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pH值变化
放射线引起的口、鼻、耳部黏膜损伤导致正常的分泌及清洁功能丧失或降低。当局部环境呈现潮湿、温暖且偏酸时,真菌的繁殖条件极佳。pH值的酸性化使得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几率上升,尤其是真菌。
三、自洁能力下降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黏膜受损面积扩大,脓血分泌和渗出物增多。受损的黏膜清洁和排泄功能降低,导致放射性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引流不畅,成为致病菌滋生的场所。
四、患者免疫功能受损
恶性肿瘤细胞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体系,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放疗后的患者受到抑制,白细胞数减少,抗炎能力下降,容易感染条件致病菌。
五、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无菌意识的淡漠、用物灭菌不严格、操作前后不洗手等行为都会增加感染风险。患者之间乱串病房、探视人员不控制等行为也会污染病室环境,使空气中悬浮的致病菌增多。
六、药物使用与感染风险
不合理的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和长期或反复使用激素会导致菌群失调和免疫力下降。这些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七、鼻咽部的特殊解剖结构
鼻咽部与口、鼻、耳、眼相通,一旦发生感染,感染会四处蔓延,后果严重。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增加了鼻咽部感染的严重性。
八、健康教育的缺失
病人及家属对放疗知识了解不足,对鼻咽冲洗的作用认识不足,不了解保持鼻腔清洁的重要性,忽视了鼻咽清洁的自我护理。这些健康教育的缺失也助长了鼻咽部细菌繁殖,从而诱发感染。
鼻咽部感染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合理使用药物、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鼻咽部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