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能接受道歉,为什么你道歉我就要接受
上周三,微博上的道歉热潮引发了广泛关注。舒丹君一打开微博,就发现众多知名人士如俞敏洪、丁真等都纷纷致歉。就连“道歉日”这个词都登上了热搜。
最近,道歉的浪潮似乎愈演愈烈。之前,郭敬明和某知名人士相继上演了“世纪道歉”。而在棉花时代,拼多多也曾因自己的行为而道歉,然而却遭到了网友的嘲讽。脱口秀演员阎石也开玩笑表示,微博应该设立专门的“道歉名单”。
做错事应该道歉,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有些人却把道歉当成解决所有问题的。“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你还想怎么样?”他们可能这样想。有些“对不起”,即使没有得到回复,也是必要的。
今天,书丹君要为大家推荐一本名为《你为什么不道歉》的书籍,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里特勒纳博士。在这本书中,勒纳博士教导我们要认识到那些缺乏真诚道歉的人,并引导做错事的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以棉花时代的道歉信为例,为什么会引起群体的嘲讽呢?前段时间,全棉时代因一则涉嫌视频广告“侮辱女性”而陷入风口浪尖。他们迅速在官方微博发布了道歉。道歉信的内容却让人大失所望。本以为会看到真诚的歉意和对错误的反省,但整封74行的道歉信,却只有前几行是真正的道歉,剩余部分则大肆描述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其他成就。这种“不真诚”的道歉方式引起了网友的广泛批评。
勒纳博士在《你为什么不道歉》一书中介绍了五种错误的道歉方式,其中棉花时代的道歉方式便是典型的“推卸责任式道歉”“对不起,打扰你了”等。这种道歉方式看似在认错,实则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勒纳博士指出,真正的道歉应该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如果真的要道歉,应该重点关注道歉者的行为,也就是“我做错了什么?”
就像她的伴侣制作宣传册的例子一样,如果她真心道歉,就应该承认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太疏忽了,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制作。毕竟受害者觉得不开心只是后果,而道歉者应该为造成这个后果的行为本身道歉。那些诸如“打扰你用照片,我向你道歉”的言辞看似在道歉,实则是在逃避自己的过错。
除了推卸责任的道歉外,勒纳博士还介绍了其他四种错误的道歉方式。其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是“讨价还价式”的道歉。这种道歉方式中,道歉者觉得只要自己道了歉,对方就必须原谅自己。他们把道歉当作一种讨价还价的,却忽略了真正的道歉应该是自我反省的表现。这样的道歉缺乏真诚和诚意。
女孩低声问:“你是否还能对我有所期待?”男孩回应道:“是的,我说了对不起,我已经……”两人就这样陷入了僵持。女孩转身离去,男孩急匆匆地追了出去。不久后,只有男孩独自归来,脸上带着怒气,借酒消愁。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李松蔚的一句话:“对不起,这句话不能仅作为方便的借口!”它仿佛一个神奇的咒语,说出来似乎就能让对方消气。道歉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忏悔,而不应被当作获取信任的工具或交易。不说“对不起”,未必能得到“没关系”的回应。
我们真正需要的道歉是什么样的呢?在此,心理专家勒纳博士给出了深入剖析。真正的道歉,首先会充分关注受害一方的感受和经历,而不是仅仅顾及自己的立场。比如某些“归咎式”道歉,总是先强调自己的错误,再指出对方的问题,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回避责任,让道歉变得虚伪。受害者的感受不应被轻视或忽略。
真正的道歉不会轻描淡写地略过伤害的事实。有些人在道歉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很抱歉给你带来了不便”,这种空洞的道歉令人失望至极。真正的道歉应该正视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而不是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事。
真正的道歉会伴随着补救的行动。单纯的口头道歉是不够的,必须有实际的行动来弥补错误带来的损失。没有补救行动的道歉只会显得空洞和虚伪。
回想去年罗永浩直播翻车的例子,他因为真诚道歉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当时他在直播间销售鲜花出现问题后,不仅当众承认错误并多次道歉,还积极与供货商沟通解决问题,并给出了极具诚意的补偿方案。这种既承认错误又给予对方补偿的道歉方式,使得事件在一天之内得到了圆满解决。这种诚恳的道歉方式真正做到了承认错误、关注受害者感受并采取了补救行动。正如勒纳博士所说:“对不起是人类语言中最具治愈力量的话语。”当我们发自内心地道歉时,可以缓和受害者的愤怒和痛苦,缓解我们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真诚的道歉就像润滑剂一样修复着人与人之间脆弱的信任。正如日剧《我的裙子去哪儿了》中的一句台词所说:“当你能够好好说出谢谢和对不起时,你就能存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都可能犯错,但真诚的道歉是我们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重要语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