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你认识“大脑杀手”脑胶质瘤
神经系统疾病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脑血管病和脑肿瘤是最常见且复杂的疾病。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漆松涛,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科普直播中详细解读了脑胶质瘤这一神经系统中的隐形杀手。
脑胶质瘤,这一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最致命、疗效最差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的40%左右,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青少年肿瘤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一旦确诊,患者的生存时间短、生存质量差,因此常被称为“脑癌”。
漆松涛主任强调,大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人认为一旦确诊为胶质瘤就等于接到了死亡通知书。其实并非如此。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知至关重要。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病毒、基因变异等有关。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以及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子基因遗传突变。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
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脑胶质瘤并没有明确的早期和晚期之分。漆松涛主任表示,脑胶质瘤可以影响整个生命系统,其症状与肿瘤恶性程度、患者年龄、部位、生长速度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如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目前,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肿瘤电场治疗等。漆松涛主任指出,手术是治疗的第一步,目的是在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化地切除肿瘤。随着新治疗方式的深入研究,产生了如肿瘤电场治疗等新的物理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在中频电场频率的作用下,破坏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抑制肿瘤生长,且不会干扰正常细胞,可与传统治疗方式结合取得较好疗效。
漆松涛主任呼吁大众调整心态,加强对疾病的基础认知,不要讳疾忌医。医务人员也要提高自身诊疗水平与素养,奉行勤勉仁爱、术精德厚的医学宗旨。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拥有信心是关键,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相信可以收获健康,迎接更美好的人生!这篇文章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脑胶质瘤的真相,也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希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