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本报讯(记者张昊华报道)近日,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这份《公报》为我们揭示了我国人口计生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进展。
我国的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这无疑是我国计生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公报》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备受关注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已经初步得到遏制。
据《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已经增至13.35亿。在这一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人口增长的微妙变化。受年龄结构的影响,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增加,加之独生子女家庭可生育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出生人口略有增加。
更令人欣喜的是,各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报》中提到,通过重点县监测管理、建立出生实名登记制度、查处“两非”行为以及建立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值得骄傲的是,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9.45,出现了“十一五”以来的首次下降,这无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公报》还显示,孕前健康检查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试点省份已经扩大到12个,一级预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一个以“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在政策层面,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标准已经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20元。据可靠消息,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高达12.65亿元,用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惠及人数高达265.50万人。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也预示着我国人口计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报》所揭示的一系列数据和事实,无疑是我国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我们期待着未来我国人口计生事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