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扩大医疗资源和服务供给
本报北京讯(记者张晓华)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群众健康,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而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更是当务之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最近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各级医疗机构也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常规医疗服务,以全力解决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
近期,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急剧增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提出,我们应当扩大医疗资源和服务供给,推动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开展,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据了解,全国已有超过1.4万个二级以上医院开设了发热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设立了超过3.3万个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还在不断简化发热门诊的就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部分地区已经将发热门诊的就诊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
针对新冠肺炎治疗药品需求的激增以及部分地方药品短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要引导企业合理有序精准投放,以缓解买药难的问题。他强调,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为确保重点场所的药品供应,将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地的药品需求。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通过实名认证、上传抗原检测证明等方式,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许多治疗感冒、流感的中成药,对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同样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他表示,在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下,可以选择的药物很多,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对于儿童和成人的用药,刘清泉提醒,选择小儿感冒药时,可以选择治疗风热感冒类的药物。对于治疗成年人感冒的药物,如果没有说明小儿服用剂量的,建议不要选择。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在取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后,基层医疗机构仍需继续提供相应服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做好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如利用流感哨点医院检测系统等进行相应监测,并加强对养老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监测,以掌握疫情规模、强度、范围和病毒变异情况,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