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慢性病之一 一半病人未被发现
近年来,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全国普查的数据来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短短几十年间从0.67%跃升至9.7%,甚至有可能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总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超过九千万,而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更是超过了一亿四千万。与此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到2030年,世界糖尿病患病人群将直逼五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慢性病之一。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高血糖状态,因此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本次调查中,高达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发病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线性增长趋势。特别在老龄段人口中,患病率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大于60岁的老龄人口比例在短短几年内就有所增加,这也导致了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的比例在上升。
城市化生活方式也是导致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肥胖、摄入总热量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等问题逐渐凸显,这也使得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不断攀升。
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是非常有效的办法。统计分析表明,增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甘油三酯以及城市居住的生活方式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这些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虽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在早期轻度高血糖或高血糖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这些症状并不明显。医生在诊断糖尿病和高血糖时,并不完全依赖于症状的出现。很多早期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我深感糖尿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共同应对这一健康挑战。